2019年3月,研招调剂期间,研招网针对2019年考研的用户做了一期调查,该调查一共10道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注:本次调查共有11993人参加
结果:
男生:55.59%
女生:44.41%
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男女生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男生略高。
结果:
应届生:51.77%
非应届生:48.23%
分析: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应届生的比例略大于非应届生,应届生仍然是考研市场的主力。
结果:
专业学位:55.34%
学术型学位:44.66%
分析:近几年,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且在招生名额上有所倾斜,因此,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逐渐扩大。
虽然刚推出专业学位时,考生和社会对其还有一定的误解和偏见,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事实证明,专业学位教育以其独有的职业性、复合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已经逐渐为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结果:
第一次:64.92%
第二次:28.33%
第三次及以上:6.75%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首次考研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同时,三次及以上考研的人数也接近7%,说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通过考研提升自己,并且有坚定的决心,“不上岸不罢休”,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下去。
结果:
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39.96%
专业前景:21.29%
热爱科研:12.17%
暂时不想就业:8.82%
对本科所学专业不满意,想换专业:7.9%
受父母或他人的影响:6.02%
其它:3.83%
结果:
相同:51.94%
相近:26.27%
跨专业:21.8%
分析:从调查结果得知,绝大多数的考生在选择考研专业时仍然是选择与本科相同或相近的专业。
结果:
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40.59%
二三线城市:32.68%
家乡所在城市:18.72%
本科所在高校:8.01%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仍然是考生们的首选目标,只有极少人选择本科所在高校,说明绝大多数考生希望在研究生阶段换个新环境。
结果:
学校所在地:23.24%
自己喜欢的学校:21.45%
师资雄厚,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18.73%
该校专业科研水平较高:14%
容易考上:11.39%
导师知名度:5.68%
有利于读博或出国深造:5.52%
结果:
是:87.96%
否:12.04%
分析: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考生都会接受调剂,“有学上”对考生来说还是最重要的。
结果:
明年再考:41.03%
找工作:29.14%
没想好:19.81%
考公务员:4.26%
我已录取:4.13%
出国深造:1.63%
分析:从调查结果可知,有四成的考生如果此次考研失利,会选择再战,对考研还是相当执着的。另外,有三成的考生选择找工作。
注:以上所有数据来源于研招网2019年考研调查。
虽然应届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军,但是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
据教育部统计,2017年共201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13万人,往届考生88万人;2018年共238万人报考,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从数据可知,2017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3.8%,2018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全国报考人数的45%,同比上升了1.2%。
湖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6.5%,到2019年所占比例升至39.4%:
河北省2015年往届生所占比例为29.3%,到2019年这个比例升至44.2%:
从研招网本次考研调查的结果也可看出,非应届生占了48.23%,接近半数,参加考研2次及以上的人群也占了35%。那么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或者已经二战三战的考生,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回归考研的大军呢?我们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现有的学历已经不再满足工作上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2. 研究生学历的就业优势高于本科;
3. 研究生的起薪略高于本科生。
虽然同应届生相比,往届生和二战三战的考生在考研方面会由于工作或生活上的干扰,复习时间不够集中,但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优势:
1. 更熟悉考研的流程;
2. 回答问题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
3. 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
4. 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